海投错失求职良机,少人选择逃避
2020-11-16 13:45:22 来源:南通人才网
1
听新闻

最近小编遇到了一位求职者,自去年年底裸辞之后,又遇到了疫情,迟迟没能找到满意的工作。最后这位求职者选择了待业在家,靠妻子工作维持生活。

虽然失业的压力让他非常焦躁,但比起求职失败的挫败感,他表示“还是先维持现状吧”。

其实这样的情况在职场不在少数。失业太久,容易让人产生迷茫感和自我的怀疑。这种恐惧会随着空窗期的延长而与日俱增,于是不少人选择了逃避——“原地躺平”。

宁愿吃生活的苦,都不愿吃求职的苦,问题究竟出在哪里?

1、海投错失求职良机

当求职的战线超出了职场人的心理预期之后,职场人就会开始焦虑。为了摆脱这种难熬的心情,他们不惜用海投的办法来获得安全感。

晓琳在求职初期海投了数十个岗位,只要收到面试邀请她都会去,甚至一天跑几家企业进行“赶场式”面试。由于有限的精力被不断分摊在各种岗位面试上,晓琳到最后连自己的目标行业和职位都开始混乱,陷入了更焦虑纠结的局面。

不要用“有面试总比没有面试好”来鼓励自己,因为定位混乱、相关性弱的求职方式只会让你逐渐偏离初衷,最后难以进入真正期待的岗位。

2、过分在意消极结果

人生在世,都要掌握“钝感力”,钝感力使我们不会过分敏感,从而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伤痛。

在电视剧《士兵突击》中,被认为是“孬兵”的许三多,似乎对周遭的嘲笑和困难不上心,但实际上他已经认定了目标,完全接受外在环境即将带来的挫折,再一步一脚印地去克服和实现,最终取得傲人的成绩。

现实中,许多职场人往往在求职失利时,一味聚焦过往结果,从而影响后面的求职心态,只会在每一个机会中看到忧患,最后陷入求而不得,舍而不能的怪圈。

3、找不到新的成长点

尽管职场人的能力能胜任将就回来的工作,但在日复一日的熟练化中很快就到达成长天花板,工作成就感越来越低,职场成长失速点也随之到来。

曾经占据了手机业界大半江山的诺基亚,在被微软收购时,其当任的CEO约玛·奥利拉说过一句话:“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,但不知怎么就输了”。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,当你遇到失速点而又无法突破发展极限时,很容易走向没落。

越是找不到工作,越不愿意去找工作,这样一个恶性循环只会让职场人更加堕落。

责编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