视角|中国的“套娃”整治与国际趋势
2023-08-22 12:02:34 来源:麦穗
1
听新闻

相关阅读:BIRTV主题报告会:总局杨国瑞——解决电视“套娃”收费、保障直播频道优先性


(资料图片)

国家广电总局等部门专项整治,力克电视“套娃”收费

8月21日,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、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有关单位,在京召开治理电视“套娃”收费和操作复杂工作动员部署会。要求今年年底前,开展试点工作和专项整治,聚焦解决“收费包多、收费主体多、收费不透明”问题,电视“套娃”收费现象得到明显改观;大力改善用户开机看电视的体验,基本实现有线电视和IPTV开机即看直播电视频道。

根据会议要求,要统筹有线电视、IPTV和互联网电视三大体系,把握好电视大屏的意识形态属性、公共服务属性和技术产业属性,攻坚克难、协调联动,下大气力解决“看电视难、看电视烦”的问题,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看电视的满意度,推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高质量发展。

此前,中央宣传部副部长,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局长、党组书记曹淑敏在中国广电湖南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调研时,就对其在“杜绝套娃收费”方面“统一收银台,严格把控产品定价、计费、鉴权流程,从源头上阻断了‘套娃’行为”的重要举措给予了肯定。而这一波整治部署会涉及广电总局、工信部、市场监管局等部门,其联合监管特性将治理工作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。

流媒体网一直认为:在电视大屏近些年有些浮躁的发展中,累积了不少产业之间、产业与用户之间的矛盾,“套娃”收费正是其中一个公众痛点,并在近年引发了强烈公众舆情倒逼与产业整改。如同上述会议要求,这充分体现隶属大众家庭背景的电视大屏不同于手机小屏的“意识形态属性”和“公共服务属性”,这两者要高于智能电视互动体验所属的“技术产业属性”。虽然今天的收视格局已经变得更加多元化甚至碎片化,但电视大屏的公众节目依然是紧紧将民众联系在一起,从而形成社会文化心理和形成社会舆论的核心传媒手段。所以,流媒体网认为,“套娃”收费整治可说是对公众诉求的一次积极回应,是对产品体验的一种重新回归,是对行业痛点的一次集中解决,是对市场格局的一次系统梳理,也是对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再次平衡(参考《屏论|当电视大屏的“命运齿轮”开始转动》)。

需要进一步强调的是,会议要求“基本实现有线电视和IPTV开机即看直播电视频道”,这应是基本确定了IPTV与有线电视具备同等的公共服务属性——考虑到上半年高达3.92亿户的用户规模,IPTV已经成为公众直播频道的核心传输渠道。从世纪初,IPTV从三网融合政策背景下的增值业务属性与补充性传输渠道,发展成今天的核心传输渠道,其相关历程可谓漫漫长远。

还必须看到的是,在当今国际政治背景下,在国际科技头巨头的OTT业态强力影响公众舆论的同时,强调广播服务公共属性以加强社会主流舆论塑造也是一种重大选择。

例如,2023年4月,英国政府发布了拟议的媒体法案草案,这是对旧广播立法的更新,旨在更好地保护英国公共服务广播机构免受国际流媒体巨头的威胁。对于公共服务广播公司(PSB,主要包括英国广播公司BBC、英国独立电视台ITV、第4频道、第5频道、STV和S4C等),媒体法案草案要求保证其在CTV(联网电视)平台上的突出地位尤其是在电子节目指南(EPG)中享有特权地位。并且,所有这些平台都将被依法要求携带和显著展示由PSB运行的CTV应用程序,即BBC iPlayer、ITVX、All 4、My5、S4C的Clic和STV播放器。这些举措到底会如何落实推进尚未清楚,但该法案草案的措辞表示,必须给予公共服务机构的应用“适当程度的突出(prominence)地位”。鉴于一些CTV(联网电视)平台在其开机界面显著位置运行赞助商广告与应用,PSB服务与应用不太可能成为用户打开设备时看到的所有内容。但这至少意味着PSB服务及应用程序很容易被发现和访问,不至于在更广泛的应用程序生态系统中找不着。

从这一案例看,在电视智能化的今天,继续强调公众广播服务的主流地位绝不是中国特例,而是塑造国家文化心理的一种重要国际选择。

“套娃”收费治理已经成为当前产业界的头等大事,请关注“流媒体网公众号”及“今日流媒体”,近期将有更多关于整改进展的文章发布。

责任编辑:房家辉

分享到:版权声明:凡注明来源“流媒体网”的文章,版权均属流媒体网所有,转载需注明出处。非本站出处的文章为转载,观点供业内参考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,仅供学习交流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涉及侵权,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!

标签:

责编:

精彩推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