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使自己成为职场不可替代的人,备受职场人关切;如何使员工发挥独一无二的价值,则是雇主的重要课题。最近,智联招聘发布报告,超过七成的企业提高了对员工岗位核心职责的要求,以此巩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。
雇主最看重的加分技能:
沟通协作、心理抗压、数据处理
调查显示,超过七成的企业提高了对员工岗位核心职责的要求,以此巩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。
除了深耕核心业务,在精致型组织中,拥有“专业+”技能、可胜任多种任务的复合型人才也将被雇主所看重。
随着大数据的应用与普及,越来越多的企业拥有了自身的数据库,隐藏着深层价值的数据亟待开发以创造更多商业价值。调查结果显示,在常规的语言表达/沟通谈判能力之外,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成为最受企业欢迎的核心技能,成为信息时代企业对职场人的新要求。
除了硬技能,“软实力”亦是职场人不可或缺的素质。
在企业所看重的员工“软实力”中,有76.9%的企业选择沟通协作能力。在数字化协同与内部联接重构背景下,几乎每个企业都建立了生态网络联盟,并通过建立伙伴关系达到总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;在组织内部,联接的个体形成一个互为主体的价值共生网络,最终实现总体价值最大化。因而,跨界协作将成为企业对员工的必然要求。
另外,57.7%的企业看重员工的心理抗压能力。面对生存压力、失业焦虑等可能存在的负面情绪,企业期待员工具备一定的“钝感力”,保持情绪的积极稳定,以理性、建设性的状态应对工作。
害怕技能落后被淘汰
员工亟需技能护身符
报告称,当企业收缩业务,并提升招聘门槛、加码对员工技能要求之时, 4成以上的职场人为失业风险而焦虑。在此背景下,企业一再拔高的技能要求则带来了更直接的压力,调查显示有58.5%的职场人认为“技能落后被职场淘汰”是引发焦虑的原因。
宏观环境不受个体支配,职场人选择通过强化自身自救,在此背景下,职场人急于提升自身的技能水平应对失业风险。调查显示,超半数白领表示希望学习新的技能以维持稳定收入来源,技能学习成为职场人的刚需。
调查显示,语言表达与沟通谈判能力、数据处理分析能力是职场人最期望学习的主流技能,分别占据54.6%与49.0%,这与雇主在人才招聘方面的要求相契合。随着数字化工作方式的普及,线上办公系统操作能力由于可以大幅提升能效和管理效率,也成为职场人普遍期待学习的技能。
在职场中,管理统筹能力与沟通协作能力是员工认为最亟待提升的软实力,分别占据70.4%与57.1%。陈春花认为,在未来的职场,核心不是分享而是协同,联接将比拥有更加重要——组织内外个体间的连接、整合能够创造全新的价值。未来职场中,“管理者”与“联接者”或将成为企业员工常被赋予的角色。
为让自己更适应当下职场
多数员工自掏腰包参加培训
在企业学习资源缺位的情况下,职场人并未放弃自我提升。调查显示,55.3%的员工选择了自主参加学习或培训。
而根据此前调查,参加学习培训的白领中有8成自掏腰包承担相应费用。这一方面体现了危机下员工强烈的自救意识,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员工需求与企业学习资源之间存在的巨大缺口。
职场人自主学习的方式较为多元化。
在参加学习培训的员工中,有7成以上选择通过阅读相关书籍这一传统方式来提升自身能力;技术赋能下知识付费等新型学习模式方兴未艾,自主报名参加培训班与通过知识付费碎片化学习的员工分别占据了46.6%与46.5%。此外,有3成员工选择通过与专业人士交流来获其所需。
值得注意的是,员工自主学习的意愿与主动性存在着代际差异。调查显示,年龄越大的员工,自主学习的意愿越强烈;而随着工作群体的年轻化,自主学习的人数比重明显下跌。有66.7%的“70后”在疫情期间曾自主参加学习或培训,在“95后”工作群体中这一比例仅占46.4%。
个体价值未能完全兑现
年轻群体更需“被看见”
在充满不确定的环境中,企业与员工如何共同创造新价值,增强自身的竞争力?
个体价值实现的机会可以为员工提供进行自我驱动的动力,进而为企业赋能;而挖掘自身特点以发挥独有贡献则是员工实现个体价值的重要途径。
调查显示,55.9%的员工认为自身技能或能力与所属岗位绝大部分契合;但只有41.8%的员工认为当前工作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技能。两者的缺口折射出部分企业未能给员工提供充分的发挥空间。
如何使自己成为不可或缺的人,是职场人最关切的问题;如何使员工发挥独一无二的价值,则是雇主的当下的紧迫课题。二者犹如硬币的正反两面:员工在自我驱动、自我价值实现间正向循环;而雇主围绕“共生价值”为员工打造成长激励体系,应是实现双方彼此成就、深刻共生的必要途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