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家有超常儿童吗?专家:我们有“尺子”测量
2023-08-13 12:09:49 来源:科技日报
1
听新闻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科技日报记者 叶青 通讯员 雷锦萍

超常儿童指那些与同龄儿童相比,一般智力、创造力明显超常出众,并(或)有某方面特殊才能的儿童。基于2020年人口普查结果,如果按照智力排在同龄人群中的前1%—3%计算,我国有253万—760万名3—17岁超常儿童。

“我们不否认遗传的作用,但还要关注后天的教育。儿童是在发展变化的,超常智能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还存在很大的变化性。作为研究人员来说,我们有自己的‘尺子’测量儿童是否‘超常’。”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兴利如是说。

8月12日,由广州市科技局主办,广州物联网研究院承办,广州市海珠区科学技术协会协办的格致论道•湾区第24期在广州市海珠区举行,张兴利围绕超常儿童这一话题进行了发言。

图为张兴利(主办方供图)

超常儿童的“超常”之处主要表现在基本认知能力、智力、创造力和一些非认知因素,研究者可以通过测评儿童的行为和生理特征等核心特质,算出综合分数以进行判断。张兴利通过现场游戏形式,让观众理解如何通过行为反应来测量抽象的智力,其中包括类似“内存条”的语音、视觉空间记忆、报纸的多种用途测验等。

超常儿童的认知优势到底如何反映在认知过程中呢?瞳孔直径是一种能够敏感反映认知资源分配的生理指标,张兴利及其团队通过观察高智力儿童在完成不同任务时的眼动轨迹,发现他们在遇到好奇的事情时瞳孔直径会变大,并启动注意力集中模式;而当无任务的时候,他们会调整为“节能”模式。

他们还发现高智力个体会基于不同类型的任务去分配认知资源,面对不同类型的任务,高智力个体更倾向于在难的探索性任务投入更多努力,这可能反映出高智力个体能够更加专注、灵活地根据不同任务需要,高效调配有限的认知资源完成任务。“这对超常儿童教育具有重要启发意义,在现实生活中,需要给超常儿童提供更多有挑战性的任务,让他们自己去发现、探索从而解决问题。这既激发他们的兴趣,又能提升能力和自我效能。” 张兴利说。

提到超常儿童家庭教育中的实用方法,张兴利强调,我们要认识到智力是可变的,用进废退,既需要刻意练习,还得适时“留白”,要关注身体、心理、社会和道德四大健康。“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节奏,有早慧者,也有大器晚成者;人类具有多样性,不是说谁更聪明一些,而是说谁在哪一方面更聪明些,愿每位父母都能找到孩子的‘超常点’。”

标签:

责编:

精彩推送